既然氫能源發展好處這麼多,為什麼中國還要選擇電動汽車呢?
首先來談談新能源汽車對於中國來說有多重要,石油對外依存度,就是指一個 國家原油淨進口量佔本國石油消費量的比例,體現了一個國家石油消費對國外石油的依賴程度,而國際上公認的能源安全紅線是50%,也就是說原油對外依存度不能超過50%, 超過了這個警戒線,將會嚴重影響能源安全。

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,中國的石油依存度一直高於70%,那它的危險之處在哪裡?
原油運輸需要經過波斯灣和馬六甲海峽,一旦印度和美國當上了攔路虎,中國將會受到重創,那麼為什麼中國不使用氫燃料呢?
如今的日本手握全球70%左右的氫燃料汽車專利,如果,中國也走日本這條道路,勢必也會受制於日本企業,而氫燃料電池裡邊的重要催化劑白金,它的產地主要是在南非,也就是說白金的開採量可以製約氫能源汽車的發展。
這兩項製約,讓我們又回到了困境之中,所以發展電動汽車可以稱得上是無奈之舉,或許從長遠來看,新能源汽車的確是終極形態,但由於技術等方面的限制,中國此時全身心投入到氫能源汽車的研發並非明智之舉,不僅可能無法成功研製,還可能同時丟失電動汽車市場。
其實不然,中國發展電動汽車是有很大優勢的,就比如三電之一的鋰電池,中國市裡資源儲備的世界第三大國,能夠滿足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需要。
與此同時,目前普遍需要用到稀土材料來製造,中國的稀土儲量居世界,為國際稀土市場份額,中國占九成以上,因此在能源方面,中國是有天然優勢的,不僅如此電動汽車與氫能源汽車相比,相關生產技術更為成熟。

尤其是在能源方面,電作為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,人類的掌握程度還是十分嫻熟的,氮、氫能源就不同了,無論是在製氫儲氫方面還是加氫方面都有著不小的難度,與電能還是無法相比 。